声明公告

专家谈“孝”:"我们的节日"大多与表达孝心密切相关

“我们的节日”大多与表达孝心密切相关

    那么,在咱们的节日民俗中,有哪些内容体现了“孝文化”呢?
  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我们民族传统节日大多与孝密不可分,里面有着浓浓孝情。除了春节,我们再说两例:

    一是清明节。孝文化赋予清明节的文化内涵,突出的一点就是感恩。你看每年到了清明节,千村万户,山野坟地,家家子孙,面带戚色,前往亲人坟地燃放爆竹,供奉香火,向逝者献一束小花,酹一壶清酒,以首顿地,轻泣长号,为的是要表达对他们的哀思、敬意和感谢。缅怀先人,感受生离死别的悲怆,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泽,倾吐未亡人生生不变的深情。

    感恩,首先就是感谢父母。感恩是孝的体现,是为形;孝是感恩的前提,是为魂。不孝便不知感恩,不知感恩便是不孝。孝是人性,孝是美德,孝是根本。感恩父母,要能在他们活着的时候,养亲、敬亲、尊亲,不能让父母担心,还要为父母分心、宽心;而当面对亡者,要始终不忘思念先祖,并将他们的遗志承传弘扬。清明扫墓,生者对先祖寄托哀思,就是慎终追远,尊亲行孝的具体表现。通过这种仪式,寄托心灵,遥至先人。木山有灵而无主,先人有主而无灵,与先人相感,可获得更多的山川灵气,不死精神。这就是清明精神,生命的回环,生命的感悟,生命的思考此时油然展开。这是孝赋予清明节最感人心魄的一个内涵。

    二是重阳节。《易经》将九定为阳数,两阳相重者为“九九”,阳数最大,故名“重阳”。阳又与寿同称,因而九九重阳寓意高寿,主要寓敬老祝寿之意。重阳节又称“登高节”,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,屈原的《远游》诗中,就有“集重阳入帝官兮”之句。同时,它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之一。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,祭天祭祖,以谢天帝、祖先恩德的活动。由此来看,在遥远的古代,就有孝敬老人,敬祀祖先这一节日活动,而且这种民俗流传了几千年。现在因为多种因素,在现实中有所淡化。

    为了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、敬老的风气,弘扬传统民俗文化,我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农历九月九这一天定为“老人节”、“敬老节”。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亦明确规定,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。这说明,九九重阳节,敬老孝亲都是毋庸置疑的主题。

除此之外,还有农历七月半祭祖扫墓的“孝亲节”,农历八月十五的“中秋节”等等,都是民间饱含孝心,敬祀先人的节日;可以这么说,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,即所谓“我们的节日,”大多与表达孝心有关。

 

(湖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、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肖波)


责任编辑:admin

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是全国老龄办直属单位。1996年,经中编办批准(中编发[1996]15号)成立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,其工作任务是: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,老年人才信息网建设,人才招聘及信息提供,相关调研、培训与咨询业务。
    编辑部
    策划部
    宣传部
    外联部